|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旅游景点 > 大悟杨松故居

大悟杨松故居

关键词:杨松故居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大悟
  • 电 话:
  • 网 址:
  • 感谢 xiaogan123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543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中国共产党优秀的理论家、宣传家、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领导人杨松(原名吴绍镒),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四姑镇同兴村大吴家121号。

  大吴家是个有1000多人的大塆子,坐西向东。对面有张家山,往东更远一些又有五姓寨;南面有丛岗一带的诸峰;背后有横山,往西更远一些便是驰名天下的大悟山;它的北面有仙居顶、韩相寺;东北方有羊角山;从仙居顶绵延至此的青龙岗,又恰似巨龙盘旋。貌似羊角的山上,怪石林立,千姿百态,有仙人洞、仙人桌、石龟、石马等,人称“八宝仙山”。

  大吴家前面的水塘清澈见底,微风吹来,碧波荡漾。塘与山之间,阡陌纵横,夏有麦浪,秋有稻香。极目远眺,山岗上松柏溢翠,山岗下枫叶红遍。

  走进大吴家,正中是一座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门楼,上方悬挂着全国政协副主席钱运禄题写的巨幅匾牌“杨松故居”。县档案局局长李桂双介绍说,当地人称这座门楼为“槽门”。“槽门”之内,本是一所大宅,共有五重大门,大门后是正厅,两边是厢房。建造这座大宅的人叫吴公信,大约生活在清朝中期。他为人豪爽,喜交宾客。为了留住来访的客人,他把二门后的正厅建成了一座留客堂。其地先铺上一层黄腊,再铺上一层上等方砖,并用黄腊灌缝,使之不漏水。客人如果要走,他按动扶手上的机关,水就会迅速流进堂内,使客人只能端坐在椅子上,无法下地。等客人答应不走了,他再次按动机关,水又自动流出。村干部补充说,塆后有口水塘,叫留客塘,留客用的水就是从那里引进的。

  由于年久失修,留客堂早已不存,原有的五重大门,也只剩两重了。里面住的,渐渐变成了好多户,但是否都是吴公信的后人,无法考证。

  我们进了“槽门”后,村干部指着地上的黑砖说,这里就是留客堂的原址,这些砖就是当年留客堂的地砖。我们兴趣大增,便俯视地砖,发现那些砖都是碎的,但是,基本上留在原地,保持着方方正正的模样。

  再进一重大门,其北侧的几重厢房,就是杨松家的房子。

  他辞世67年了,人们没有忘怀他,面对他住过的房子,我们以无比崇敬的心情,久久注目,浮想联篇。

  这一组房子的结构比较特别。往上看,你会发现它由三重房子构成,但是重与重之间并没有隔开,而是三重相通。如果地面不用墙隔开的话,仿佛是一大间。这么连接在一起,屋顶的雨水怎么排放呢?仔细一观察才发现,后面一重屋的前檐与前面一重屋的后檐之间,有道排水的“溜槽”,房顶的雨水正是通过“溜槽”向两侧排放的。

  房间的墙壁上,挂满了展牌,展示着杨松的生平事迹和各个时期的照片。其中,还有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题词:“英烈浩气长存!”说实话,我们动身来之前,对杨松的生平事迹已有充分了解。但是,置身其故居中,我们对这些展品仍然感到有吸引力,仍然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读着读着,仿佛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胸膛燃烧。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