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湮没于历史的孝感老地名之枚宁关

湮没于历史的孝感老地名之枚宁关

关键词:枚宁关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孝感
  • 电 话:
  • 网 址:
  • 感谢 xiaogan123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42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枚宁关是以古关卡(隘)称名的街名。不少孝感耆宿认为原小东门外古枚关,源于古关隘,,且有关民间传说亦可佐证。汉代便有防御水盗患侵扰而建立关隘的记载。故而在撰写《孝感的古街幽巷及其历史文化内涵》时,亦采用了此说。此后我又致力于书证的挖掘,蒐集涉及有关关卡(隘)形成的资料颇多,以为枚宁关的形成与古代税关(税卡)亦有关,故撰“又说”一文。此说是否符合史实,盼诸位郢正。

    枚宁关原为税关卡,最初是河泊所官署所在处。明嘉靖《汉阳府志》载:明代前期,官府在长江汉水湖泊众多地方濒临河湖港湾处,设立长江局河泊所,“设河泊一员,攒典一员”,作为湖泊的管理官署,也涉及湖课,渔课的税务征收。又载:汉阳府有名字的湖泊344个,分属七个湖泊所。《武汉通史.宋元明清卷》载:“明朝时,湖广设有许多河泊所。仅湖北境内就达117个。”明朝时期孝感县治所在地瀤河镇夸阜临湖,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大小湖泊达25处之多,与瀤河相沟通的湖泊有野猪湖、王母湖、白水湖、东西湖、朱(思)湖、白龙湖等。位于瀤河镇小东门外的水码头为瀤河入府河通往长江的水路交通的要冲,故此为了便于湖泊及湖课、渔课的管理,并在小东门外(万福庵)附近瀤河码头岸上设立湖泊所。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孝感县隶属于武昌道德安德(现安陆市)。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置汉阳府,直至民初孝感县隶属汉阳府。由此可见,孝感县湖泊所当属湖北境内117个湖泊所,及汉阳府内七个湖泊所之列。
    明、清官府在江湖航道的水港舟楫云集处,设立关卡课税,又称税关。又在往来船只必经的黄金水道派员设立稽查过往船只课税。其征收的各类税赋成为汉阳府、县府官衙获取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其中大部分船税、货税、湖课、渔课等收入按定额解交朝廷“国库”。明初汉阳南乡湖通往长江往来船只必经之地(今位于汉阳区沌口东南隅南邻沌口),是官府设卡课税的重要关口,称之为老朝关。(参见曾防汛《淹没于历史的汉阳涉税古地名》载《长江日报.城》2007.7.23)。明、清时期地方官府又在武昌、汉阳、汉口相继设有江关、汉关、朝关,宗关四大税关(旧称关卡),取大禹率众治理洪水(历史上大禹曾在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率众治理洪水),使江汉朝宗于大海之义,故有以上四关卡之名。(参见董玉梅《武汉老地方》武汉出版社)。又据《新辑汉阳识略.卷二》载:清康熙四年(1665)官府置武昌厂关,江汉、朝、宗四关皆属武昌厂关的各支(后同属江汉关监督置),常年设立,征收船料税,稽查大票船只。明、清时期,河泊所得湖课、渔课的主要政务逐渐被新设置的税关代替。明嘉靖《汉阳府志》载:“长江局河泊所在县南,废。”可见汉阳府所设立的河泊所在明嘉靖年间(1521—1525)被废置,其政务由税关所替代。隶属于汉阳府的孝感县澴河码头万福庵附近的河泊所也随之废置,并以河泊所官署处设立税关,取“敉功”之义,命名为敉宁关(《书.立政》:“亦越武王,率惟敉功”)。此后逐渐形成了一条街称为敉宁关,而该处最初为河泊所却被湮没于历史的记忆中。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