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孝感的古街幽巷及其历史文化内涵

孝感的古街幽巷及其历史文化内涵

关键词:孝感古街幽巷,历史文化内涵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孝感
  • 电 话:
  • 网 址:
  • 感谢 xiaogan123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95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一、孝感较古老的街——“九街”以及其以后形成的老街。
      所谓“九街”是指孝感较古老的街。有宪司街、鼓楼街、分司街、跑马街、东河街、西河街、汤家街、北门内正街,西门内(外)正街。
    宋太祖即位第二年(969年)迁县治所在地至澴河镇,以县衙为中心向四周幅射的街巷逐渐增多。(参见《新元史地理志》)。县衙在县城的中心,体现了知县至高无上的封建权威。在县衙大门前形成了一条街称之为宪司街。明代这条街是主要商业街,直至建国初期,这里仍有不少店铺。
      
      
    天灯街是分司街北口与汤家街北口向东西走向的的一条街。后来民居增多,向东延伸至广储仓(位于东门)。在分司街、宪司街、天灯街三街口立有数丈高的木杆,杆中间系有横木,横木上端挂有灯笼一串,下端系绳,入夜往下放绳燃上灯笼里的蜡烛,再扯绳升起灯笼以供照明俗称天灯,故有天灯街之称。
    旧时民俗有立天灯的习俗。孝感天灯是位于灯街东头积善堂所立,目的是为夜间行人,尤其是为大比之年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去分司街贡院照明。清代科举制度考生参加乡试秀才的那天,都要在寅时赶赴考场集中点卯待考。天是言其高。天灯闪亮的光,有如星月光辉,有文星高照的喻义。后来天灯改用方形玻璃清油灯。因立天灯是善举,故此不少善男信女来善堂捐献清油。天灯是昔日孝感城关街灯之始。
   
    正对县衙大门口有一条自北至南向的街,称之为鼓楼街,全长约72丈。古代,凡是重要的城镇都建筑有鼓楼,又称谯楼。孝感鼓楼建筑在县衙前南方,离澴河不远处。下层为城堡,上层为两层飞檐壁楼建筑,虽说不能与丽谯之华??北京鼓楼媲美,但十分壮观。直至清光绪时,鼓楼仍然矗立。县城普建鼓楼始于元代。《元史齐履谦传》记载:“又请重建鼓楼,增置更鼓并守漏卒”。自此以后,凡州府县均建有鼓楼。鼓楼主建筑除陈设大鼓一面外,又陈置漏壶。古代直至清末,我国用干支纪时。即将一昼夜按地支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十二个时辰,如午时(中午11—13点),子时(晚上23时—1时)等。夜半子时称子夜,也称午夜。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一个时辰又分为八刻。一夜又分为五段,用天干甲、乙、丙、丁、戊纪段,即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称为五鼓或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夜间报更的鼓称为“更鼓”。用铜壶漏的水漏的量来计时,设有守漏卒(元明为弓兵,清代为绿营守兵),又称更夫。每更一时辰,黄昏时守漏卒击鼓起更,一夜又分为四点。巡逻街巷的更夫根据鼓楼击鼓所指示的时间打锣一下表一更,敲梆二下表二点,即此时为一更二点。故而鼓楼又称为更鼓楼。清代捕快例行巡逻,更夫也兼有警示之责,在打鼓报更时也不时发出“小心火烛”、“防止盗贼”的喊声。
    中国槐是我国有名的乡土树种。早在周代,它就是官府里的吉祥富贵、尊优的象征。被认为是“灵星之精”,“虚星之精”,不仅神奇异常,还有助于怀来远人、决断诉讼。《周礼秋官》云“槐言之怀也,怀来远人于此,欲与之谋。”《春秋元命苞》云:“树槐听讼其下,”“怀之言归也,情见归实也。”槐树冠大遮荫好,枝条古朴典雅,串串花朵清香。故此民间又有“荫庇群生说,”并被称为槐荫树。这是县衙都要植槐树的来历,亦是民俗凡迁徙他乡的移民临行时要来县衙辞拜槐荫树的来历。孝感城关大都是移民落籍的人口,尤其是“麻城过籍”的人口较多,故此,衙后(街)在明清也被百姓称为槐树街。孝感也有不少以“槐树”称名的村湾。据《汉中秦姓族谱》戴:由官府又一次组织的清同治年间,孝感迁徙至陕西汉中的一支秦姓移民临行时全族人口来槐树街行辞拜之礼。所指的槐树街就是衙后街。
    
元代各路州、府皆设书院。明、清书院仍盛。孝感书院设在汪公池畔的跑马街中段。明万历初年,国子监生张翰选在这里设经正书院。嘉靖年间废建西湖书院。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知县梁风翔重建西湖书院。清末废除科举,推行新学。尊圣谕在西湖书院兴办孝感小学堂。清嘉庆丙子、丁丑间(1816?1817年)孝感名人数十人在此设“诗社”,风雅称盛。孝感名士秦应逵(同治甲戊会元、进士及第)卸职回乡后在西湖书院设教育会研究教育辅助教育行政。民国三年(1914年)在西湖书院首创女子小学堂。民国四年(1915年)改为国民学校。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孝感名儒罗素吾等九人创建私立长启澴中学,以书院部分为校舍。近百年来有不少学有所长的人才及对革命作出贡献的人物,均在西湖书院学习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跑马街改名为书院街。其东段包括青龙巷全部,旧时跑马街包括洪后街西段部分,全长约81丈 。
    分司街全长约126丈,从南至北向。试院(又称贡院)设在这条街中段 。科举是读书人步入仕途的阶梯,是县衙重要政务之一,故而称之为分司街。孝感试院最早建于宋代。几经沧桑,金粉彩漆斑驳,彩绘的楼房门壁剥离,后终于拆除,搭盖考棚。高高的牌坊孤零地兀立。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重建试院。分三重,第一重门前照壁书有“腾龙”、“起凤”的匾额;第二重是主体、两侧有钟楼、鼓楼,院内高耸旗杆悬挂五彩“龙凤幡”。试院设文科试场,武科试场设在文科试场南广场上。直到清光绪时依然保持原貌。据《宋史名人传》及《胡氏宗谱》载:经孝感试院考中,最后经殿试,孝感三汊胡家冲湾胡氏一门状元、榜眼、探花五代连冠,令人感佩。清代孝感试院取录秀才达一千余人之多。考中举人者达326人,经殿试进土及第者达81人,其中榜眼1人,会元1人,堪称惟孝有才。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东河街改名为熊文端街。熊赐覆是清康熙时孝感籍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很有政绩,为满人接受汉人的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文化的功臣(章太炎语)。他的著述颇丰,阐发理学原理透彻,与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齐名,人称熊孝感,卒后赠太子太保衔,谥号文端。建国后这条街改名为新华街。
    西河街是由宪司街西由北弯曲向东与东河街西尾相接的一条街,长约81丈,亦是以澴河及南城门方位命名的街。
    
汤家街是以姓氏命名的街道 ,北起北正街,与宪司街交汇处,南至东河街,全长81丈。
   《张氏族谱》载:明代称为张家街。由于张姓迁至北郊,汤姓是城郊四大姓,孝感民谚有“东汤、西高、南鲁、北肖。”城郊东汤姓,迁至这条街的较多,故名汤家街。这条街自清代至建国初期是以圆木器作坊集中地。也有不少油漆店,故又称为木器街。
    街中段有一座旌表忠烈的牌坊为青石建筑,横跨街中间,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仍巍然屹立。
    孝感县历史上最早的剧院—六也茶园就在这条街的天后宫内。
   
老孝感城区所谓“九街”也远远不止“九街”。有些街原本较老,但后来冷落,未被人们列入“九街”,随着城区人口增多,扩建新形成的街巷也为之增多。按命名特点分之如下:
一是、按县城方位命名的有如下几条。
      其一,北门外正街:这是位于驿道进入北城门与北门内正街相接的一条街。清未民宅增多,遂形成一条街,直至民国这里依然有不少店铺,其中药铺尤多。历史上攻城略地,北城门外附近民宅多遭兵燹。这条街北端原驿道旁(现人民广场西侧)有古碑。碑基由青石砌成,基上卧有青石雕塑似龟的巨兽称之为??,相传它为龙王第九子,善 负重,故而石碑立于其上。碑上雕刻石檐,碑中间?刻“汉孝子董永故里”楷书。文革期间古碑建筑荡然无存。
     
 其二、北门后正街。旧孝感县城亲水文化不仅体现在其滨河湖,而且也体现在城内多池塘水溪。较大的池塘有城墙北?台脚下附近的北池,位于城墙东将军台脚下附近的义仓池,位于城墙东?台脚下附近的东池以及位于城墙西?台脚下的汪公池。北池有一条绕墙根与义仓池相通的溪流。北池和溪流岸上绿树成荫,北池东畔胡氏祠东至城墙脚下是一丛林薮,几间瓦屋被绿荫掩映。溪流南段西畔是一片绿茵。春暧燕子花开,碧茵上、溪水岸,碎红一片。溪流至东察院前有一座小石拱桥横跨溪上,清澈的溪水在桥下静静的淌着,池面上破铜钱水草如繁星,浮在水上带刺的芡叶像一面面碧翠圆笠,在叶面旁间或有鲜丽的紫红色芡花亭亭凌于水面,清风乍起,泛起一片碧波。这里亦是城内清静之外。随着北池,义仓池民居逐渐增多,池塘,溪水淤塞,随之便有一条与北门内正街大致平行的街,称之为北门后正街。
      其三,大东门内正街。在大东门内附近建有“孝子董永祠”。原祠中立有董永塑像,堂后为幽静竹园,竹深处建有董永墓。《县志》载:“孝子董永祠最早建于城关北门,明成化年间(1465年)迁至文庙东面,与唐代忠臣张?合祀,改名‘忠孝祠’,明万历年间(1573年),又加入楚国令尹子文合祀,毁于明末。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即建文昌殿西北面立匾为‘孝子 董永祠’,咸丰年间复修,后毁”。
       其四,小东门外正街。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新辟小东门。清同治五年(1886年)至民国15年(1926年)的孝感水上运输空前繁荣,小东门上、下码头是全城四码头之一。自小东门外城门口自西至东与敉宁关相接,并与小东门大小码头平行而形成的一条街称之为小东门外正街。全长25丈。
丈。
      
其五,南门外正街。明正德十年开辟南门,南门码头亦是四码头之一。在该码头附近形成了一条南北向的街称之为南门外正街,全长约40丈。与府前街相接。清代至民国,这条街以及府前街以零售为主,也有一些专业作坊、店铺。如:瓷器、铜器、纸张、文具、鞋帽、糕点、酱园、篾货、木器等,曾是一条店铺林立、繁华的街道、孝感民谚有“银南门”之誉。
      其六、学门外正街全长39丈。学门码头形成后,大都起卸的是木、竹材。清末有一鲁姓树商,赊购了湖南一位树商的一批上好杉木,在学门外城墙脚下雇请木匠就地打制棺材,发了大财。城内的棺材铺纷纷将铺面迁至学门外,就地赊购就地打制棺材,这十几家棺材铺集中于学门外遂发展为一条街,称为学门外正街。得客商帮助至富的商人,便集资在学门偏东处建五行庙,以示对客商感激之情。该庙庙门朝北,与孔庙相反,故而孝感民谚云:“五行庙朝北,财发外来客”。这也是孝感民谚“黑漆棺材出学门”的来历。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