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孝感湖乡的美菜-蒌蒿

孝感湖乡的美菜-蒌蒿

关键词:孝感蒌蒿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孝感
  • 电 话:
  • 网 址:
  • 感谢 xiaogan123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697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被誉为“美菜有蒌蒿”是遍生于孝感湖乡的野菜,孝感俗称泥蒿,现已培育为孝感的特色菜,云梦蒌蒿尤负盛名,畅销武汉。《长江日报》等媒体在报道这一特色菜时均写作藜蒿,这实为有误,应予以矫正。其理由如次:
      其一、从植物学分类而言,藜:亦称灰菜,藜科,一年生草本。蒿:菊科蒿属植物的统称。共同特征是叶子作羽状分裂,花小,带有某种特殊气。常见的有萎蒿、青蒿、艾蒿等。(见《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吕叔湘、李行健主编)。将两种不同科的植物名称合称某一种植物名称,显然是不科学的。
      其二、《本草纲目》收集蒿科植物较多,但无藜蒿这一名称。《南方草木状》(晋.嵇含著)、《唐本草》亦无藜蒿之称。《辞海》亦无藜蒿这个条目。可以说“藜蒿”称名查无实据。
      其三,《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里是指青蒿。(见《诗经选注》余冠中)。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春秋时期便普遍采食蒿科某些植物。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两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将蒌蒿、芦芽与至美之味的河豚相提并论,可见在宋代蒌蒿、芦芽被视为佳蔬。芦芽孝感湖乡盛产之,俗称芦巴。蒌字音“楼”(lóu)。《辞海》载:蒌蒿即白蒿。著名文学家汪曾祺的小说《大淖记事》对江南家乡有如下描述:“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又有条注云:“蒌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叫做‘蒌蒿薹子’,加肉炒食极清香。……”这分明与孝感蒌蒿的形态与食性无有差异。那么“蒌”字音为何不读ní(泥)呢?汪曾祺认为,蒌最初读音lǚ(屡),此为“‘楼’、‘吕’声之转。”(见《蒲桥集.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孝感方言读屡(lǚ)音为“泥ní”,这便是蒌蒿被孝感俗称ní蒿的原因所在。孝感民谚有“一月泥(蒿),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农历一月,蒌蒿地下宿茎呈白色,形似绊根草的地下茎,但比之肥嫩,茎节为之较稀,孝感俗称泥蒿根、简称“泥”;二月大地回春,泥蒿的地下茎萌发拱土而出,茎长肥嫩,叶灰绿,孝感俗称泥蒿苗,简称“蒿”,亦俗称泥蒿薹子。所以蒌蒿在孝感又写为“泥蒿”。三月四月其茎长硬,叶背缘中泛白,农家便刹之为烧柴。
    《辞海》载,蒌蒿即白蒿。汪曾祺认为蒌蒿“或者‘即白蒿’的蒌蒿别是一种。”(仍见《蒲桥集.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蒌蒿的宿根呈白色,茎长硬后叶背绿中泛白,这也许蒌蒿又被称为白蒿的原因吧。
明代中期,由于土地兼并和赋役苛重,迫使相当数量的民众离开故土,出现流民移动,荆、襄、南阳三府兼有水陆之利,“南人利于水耕,北人利于陆种,而南方北方流民侨寓于此者比他郡为多。”(丘睿《大学衍义》卷35)。明代孝感南部湖泽流民定居围垸垦田者多。由于洪水泛滥濒繁,无收年份较多,直至民初,垦农们便常以遍生的蒌蒿充饥度过灾年。孝感民谚有:“养女莫嫁梁家桥,弓着屁股挖泥蒿”。又有“养女莫嫁黄花垸,一半泥蒿一半饭。”蒌蒿宿茎质脆,甘嫩,地上茎脆爽,甘香,为大众化的佳蔬。尤其是春寒料峭的季节,有大量的鲜嫩蒌蒿供市无疑是口福。这些均是蒌蒿成为孝感特色菜的原因所在。
      蒌蒿煸腊肉,浑素相浸,肉少了肥腻而清新,蒌多了肉香而浓郁,清香素雅的春色仿佛转眼之间就在盘中了。这一道菜是最被看重的别具风味的孝感农家佳肴,也是春节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本草纲目》载:白蒿根苗,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风寒湿痹。
    关于蒌蒿的营养成份应速报请卫生部有关部门测定。
            (摘录于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朱幼勤的文章)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